阅读历史 |

十、夷犹(搞)(1 / 4)

加入书签

不知是因为本地的山羊格外燥热容易惹人火气,还是因为不适应蜀中气候,总之,聂长安次日早晨流了鼻血。

他守在门口,正不得不低头捉鼻时,新上任的羽林统领荆华从外边进来,鼻孔里塞着渗血的丝绵,两人相顾一眼,不禁发噱。

荆华进门不多时,裴慎便叫人击鼓升帐,传唤诸将。

说是升帐,其实众人是在厅堂会合——裴慎的元帅行辕是从南营中临时征用的一套官署。众人一到,裴慎便出示军报,开门见山道:“诸位,南边六诏叛军已陷靖州,杀靖州刺史郎贵,入寇巂州,到了清溪关下。”

众人相顾失色,其中一人道:“如何来得这般快?靖州该是能多撑几天的。”

裴慎从容答道:“之前郎贵掠卖当地白蛮男女为奴,蛮人不平,开门纳寇,所以靖州丢得这般不费力气。巂州宁远军共总五千二百人,凭这点人数,高灵希要是能守住清溪关,不大可能。诸位对此的意见如何?”

方才发问的守将问:“蜀王阁下是本次的正帅,正坐镇成都,成都可曾传过来什么打算?”话里带了些试探的意思。

裴慎又递出一份文书,令众人传阅:“蜀王的意思是在南边募兵。”

旋即有另一人瞠目道:“这哪里来得及!等兵募起来,再等开到前线,怕是巂州也凉了!剑南全境驻军四万,成都城内就有一万八。难道不能从成都调兵?”

某处兵力不足时,解决之道无非临事招募,或借兵他处。裴慎答道:“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
一名文职军官说:“如果从成都调兵,军费怎么解决?”

裴慎再递出文书:“诸位请看,这是民部的牒子。去年秋天,益州都督府声称为填补督下犍、邛、雅三州军资,在眉、绵、嘉三州赋税外加征钱一万七千贯,米九千石,草四十余万束。而近日民部派人查勘犍、邛、雅,得报称这三州并不曾领到他州的钱米草,想是都督府别有支用。近年益州都督府又增收茶利、盐估供军,虽然账目还未出来,吞下去的钱想是也不少。如今是该咯出来了。”

身为益州都督府司马的尹少墨骇道:“民部的人何时来了剑南?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就查出来的——原来你早打了益州的主意?!”

裴慎笑答:“有什么办法,要御敌就要增军,要增军就要超支,这笔账我日日算,夜夜算,算不出钱在哪里,难免会病急乱投医,各处都打一打主意了。各位觉得呢?”众人讨论一阵,无甚异议,裴慎便转而示意幕府书记,“传令成都,告知调兵的决定。”

书记俯首道:“请问钧座如何下令?”裴慎挑了下眉梢,书记再一俯首,问道,“卑职的意思是,文件开头,如何称呼?”

“若对蜀王阁下,我自然不敢说是‘下令’。不过我是传令益州都督府,不是传令蜀王阁下,想来无碍。”

又有一名文职军官嘟囔道:“蜀王就是益州都督,这有什么区别……”

裴慎大约听到了这话,却只是微微一笑:“今我朝已西亡冉、湔,南失滇、靖,敌军再进一步,便要到益州,蜀王阁下在成都,岂能高枕无忧?我守在这里,固当令苏毗不能东进,但其如六诏何?难道要劳动蜀王阁下,亲自拒敌于成都城下?蜀王应当明晓此理,尽力配合我的决定。

“好了,关于巂州,军议已毕,我们接下来说回这里的事。现在苏毗在城西,羌军在城南,有谁愿意出城去,替我给白马羌的爰坚石递个话?”

白马羌是过去归附虞朝的川西八羌国之一,君长爰坚石(这当然是汉化后的名字)曾受虞朝册封,为冉州别驾、归义侯,这次纠众击逐刺史,入寇西陲,已经弃了自身官爵,成为诸羌首领。

荆华几乎站起来了,先前主张从成都调兵的那员守将却抢先一步呼道:“我愿意去!……末将从前和爰坚石认识,能说得上话。”

裴慎点头道:“好,跟他说:羌人为苏毗所诱,乃叛虞投苏。而苏毗视羌人为役属,称为弭药,驱为前军,使羌人死伤无数。从前徐公与羌人剖铁券立约,约定不相役使,不侵削其生业。与其与苏毗为仆,何不如与我为友?如果愿意重修旧好,我朝当既往不咎,重续旧约。”

“……我进到羌人中间,见了爰坚石,把钧座的交代都讲给他听。爰坚石听完,问我城里的统帅是谁。我说是裴十二将军。爰坚石便说:‘裴将军不是正在长安养病吗?怕是什么混货看他的名号好使,打了他的旗子来冒充的。’”

裴慎回头一望那些写着“剑南道行军副元帅权兵部尚书裴”、“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莒国公裴”字样的高牙大纛,表情有些哭笑不得:“裴慎的名号,也值得冒充吗?”

“然后爰坚石问:‘裴将军真的在这里?如果真的在这里,如果真是裴将军要跟我谈,他能不能单独出来,让我亲眼见到?’”

“好啊,跟他说,明天见。”

裴慎随口应允,诸将立刻一齐谏阻起来。裴慎待众人都乱七八糟说完了,才发言道:“感谢各位金石之言,只是这次理应是我来收场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