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谁稀罕他陪睡(6更)(2 / 7)

加入书签

,一来一回得小半天功夫,祭奠亡灵更得赶在晌午前,用过早饭后,夫妇两人匆匆上了马车。

马车驶出家门,李偃见赵锦宁掀着帘子直往外看,便问:“你左顾右盼什么呢?”

赵锦宁放下帘子,回顾他:“今儿,就只我们去祭拜婆母吗?”

李偃嗯了一声:“不然还能有谁?”

“二姑娘呀,”赵锦宁觉得他在明知故问,“我昨儿都问过翔云了,往年婆母忌辰都是嫤二姑娘c持,她今天怎么不来?”

李偃面se平平,语气也四平八稳的:“她家中有事,到底是外人,来不来没什么所谓”他略一停顿,“b起侄nv儿,母亲更想见的是媳妇儿。”

赵锦宁微笑说是:“我来南京这许久,天天待在家里怪闷的,想找个闺友说话也不能,要是嫤二姑娘再上门,夫君能不能为我引见?”

他坐直的身t略往引枕上一歪,以手支颐,黑如点漆的眸子定定凝视她:“你想认识二妹妹?”

二妹妹三字在他舌尖一转,怎么听都带着gu无可言状的缱绻之意。

她点点头,唇边笑意深了几分:“可以吗?”

“这有什么不能的,”李偃淡然道,“不过,你是以公主,还是大嫂的身份认识她呢?”

见公主得行跪拜之礼,见大嫂则是平辈觌礼。

他为嫤音想的可真是周道。

赵锦宁面上依旧维持着从容微笑,李偃倒是在她语气中听出一丝不忿的讥嘲:“当然是嫂嫂,自打来南京,夫君不是一直这么向外人介绍的吗?李家大nn。”

“那极好”

她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痛快:“既如此,不如明日我就下个帖儿请她来家中一叙便是。”

李偃慢慢瘫进妆蟒绣堆,靠着软垫阖上眼,慵散道:“路还远,别只顾着说话,歇一歇,养养神罢。”

这辆双骑马车,宽阔豪华,厢座似小榻,能躺亦能卧,一应铺垫引枕都是簇新的大红宝象纹缎面,里头充的鹅绒,靠上去又暄又软。

她抬起小臂搭上引枕,悠悠瞥了一眼正对面的男人,恍惚想起早晨听到,是他吩咐要换的这乘马车。

李家祖坟并不在南京,老太爷是山东人,出身济南府李氏一族,祖上也曾袭过列侯,出过宰辅,在当地乃是名门望族,然,延和帝登基前站错了队,偌大家族一夕之间树倒猢狲散。

墙倒人推,老太爷虽是李氏旁支但也被殃及,父母亲友尽数遭难,只剩得他兄弟二人改名换姓逃到南京投奔亲戚,老太爷居长,自是承担抚育弱弟的责任,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弃文从商,幸遇贵人扶持,买卖生意日渐昌盛。

后来遇上大赦天下,这才恢名复姓,弟弟科举入仕,兄弟二人在南京安家落了户,娶妻生nv,一商一官将家业重整旗鼓。

依老太爷所想,到了落叶归根应归到山东去,可妻子是土生土养的金陵人,弥留之际说希望留在南京,老太爷便在城外二十里,台宝山下,置了几百亩田地,择了吉地作y宅。

可殇独nv摊上个无情无义的nv婿,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,老太爷不忍骨r0u分离,便将av坟冢置在其母之侧,长眠于此。

祭田边上建了一排房屋,拨了一g家仆居住,一来料理田庄事物,二来按时按节早晚上香、祭扫,因闻得家里大爷并大nn前来祭拜,早早的就等侯在柏松林道边儿,管事眼瞅着马车驶来,忙快步迎上去请安。

“小人李忠,拜见大爷,大nn。”

李偃扶着赵锦宁下车,微抬下颌示意管事起身,“着几人,将后车祭品都请下来。”

管事忙答应着,谴了几个手脚灵力的长工,将纸扎、香烛、金银元宝、贡品等一一或抬或搬至坟前。

一切妥当,李偃掀袍下跪,接过管事递来的火折子,点燃了铜盆里的纸钱,口里祝道:“娘,儿子不孝,这才来看您,儿子是个不成器的,幸得您保佑,如今也成家了,”说着他侧眸望了一眼跪在身边儿的赵锦宁,继续道:“今日特携媳妇赵氏锦宁来拜您。”

赵锦宁在畚箕里拿了一些纸钱放进铜盆焚烧,直视篆刻着“慈母李婉之墓”的石碑,恭敬道:“儿媳愚拙,今日才来叩见,万望婆母不嫌,锦宁定当尽心竭力照顾夫君,辅佐事业,诞育儿nv,以继李家香火。”

夫妇两人扣了头,焚烧完纸扎等祭品,又到老太爷和老太太合墓前祭拜。

烧完纸钱,李偃先起身,伸手搀起赵锦宁,“劳碌了半日,到庄上歇息会儿,用些饭食再回罢。”

赵锦宁颔首,走时,还回头看了一眼偌大坟冢,心中思道,不知将来她si了会埋在哪里?

忽一阵清风吹来,拂开她面前白纱,四周景致一瞬映目,远处天广地阔,近处山环水旋,绿树成荫,让人顿觉心平气定,她突然生一种,在此长眠似乎不错之感。

她迟迟没有跟上来,李偃停下脚步,等了一等:“怎么?”

“没什么,”她亲昵地揽住他的小臂,微微一笑,“成亲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